揭秘中国地震救援国家队:300多战士过千种救援装备

原标题:揭秘中国地震救援国家队:300多战士过千种救援装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震,伤亡惨重。当天,一支由24位解放军战士组成的救援先遣队伍,迅速从驻地营区出发,深圳小产权房,紧急赶往震中北川展开救援。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千钧一发,由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队主力成员组成的救援队伍,立即赶往玉树,又成为这次地震灾难救援的主力军。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还是这支先遣救援队伍火速赶往震中地区,营救当地受灾群众。

…… ……

在近十几年中国国内发生的重大地震灾难中,都有这么一支英勇之师临危受命,第一时间赶赴震区,在危难关头想方设法营救受灾群众,尽可能将伤亡减至最低。

近日,金羊网记者得以走进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揭秘这支由300多名陆军解放军战士组成的中国地震灾难救援“国家队”。

汶川救援故事:当年救出的孩子上大学了,战士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9年,但想起最初进入震中北川救援的情形,战士梁怀红向金羊网记者坦言:历历在目,毕生难忘。

5月13日凌晨,梁怀红和他另外23名战友通过铁路、公路运输进入汶川,由于强震造成道路受损,车辆无法进入震中北川地区。梁怀红和13名战友们成为先遣队员,一路小跑赶赴北川。

一路上,房屋、道路倒塌受损严重,成千上万的群众一时间无家可归。忽大忽小、忽远忽近的哭喊声,让救援战士心急如焚,一刻不敢耽误。“快!快!快!”等待梁怀红和战友们的,是一场和死神的赛跑。

先遣救援分队到达北川后,迅速展开搜索侦检,综合各种复杂因素考虑,他们把第一个重要救援点定在北川的曲山小学。

地震发生后,曲山小学的教学楼从4层塌成了2层,数百名师生失去了生命。但现场还是传出了孩子们的呼救声。救援人员结合生命探测器等手段初步判断,废墟之下至少有5名生还者。

救援现场空间狭小、结构不稳定,施救过程容易发生二次坍塌。救援组决定采取先顶撑、后破拆的方式展开营救。余震不断,但被困孩子危在旦夕,救援战士们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他们一边全力施救,一边不时往废墟中大声喊话:“顶住!勇敢点!很快就好了!”

生命是那么的脆弱,生命又是那么的具有韧性。梁怀红和战友们豁出去了,连续10多个小时,他们马不停蹄,钻探、破拆、挖掘,能用的救援工具,他们都用上了,救援工具使不上劲的,他们就用双手去挖、去刨,顾不得手上刨出的斑斑血迹。

经过连续十多个小时的奋战,战士们先后救出了5名生还的小学生。还挖出了7具遇难者的遗体。

面对离去的年幼生命,铁血战士也忍不住掉下了遗憾的泪水。历经的生离死别,都深深刻在了他们心里,挥之不去。

当兵十二年,梁怀红先后参加了汶川、鲁甸、尼泊尔等10次抗震救灾,两次参加中美人道主义救援实兵联演,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梁怀红收到了一条特别的微信问候——“提前祝哥哥节日快乐!”这是当年他从汶川地震中营救出来的小姑娘牛钰发来的问候信息。

牛钰就是那被救的5名小学生之一。在当年的地震中,她失去了其中一条腿。让救援战士欣慰的是,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并且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

9年了,梁怀红和战友们仍和这5名获救孩子保持着联系,时常给他们加油鼓劲。

牛钰曾在给救援战士的信息中说道:“我知道,兵哥哥们担心我的,不只腿,还有‘心’,怕我倒在9年前的废墟里,再也爬不起来。你们冒着生命危险救我,我不能让你们失望啊!我很好,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仍能让你们为之“骄傲”。”

梁怀红把孩子们的每一条信息都保存在手机里了,偶然会拿出来看看。灾难无情人有情。他说,能够为灾区人民托起生存的希望,再苦再累,都值了!

揭秘中国地震救援国家队:300多战士过千种救援装备

地震救援“国家队”战士梁怀红区健妍摄

救援训练“内幕”:要熟悉六大类专业技术,更复杂的绳结也要20秒搞定

2009年,这支中国地震灾难救援“国家队”,经过扩编已由最初的130多人增至300多人,除了地震紧急救援,还承担了抗洪抢险、交通应急抢险、搜排爆应急救援、核生化应急救援等重任。2008年,在汶川抗震救灾中,队伍被中央军委记集体一等功,多名英雄战士受表彰。

在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金羊网记者现场目击了这支救援“国家队”模拟7.0级地震救援的演练。

勘察、搜索、钻探、破拆……每一个环节,救援队员的动作既迅速、又谨慎。“我们平时对救援训练的要求和标准都非常高,因为在实战中,一个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每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村委统建房,精益求精,确保零误差。”这次模拟地震救援演练的指挥员谢志鹏告诉金羊网记者:“结绳,是救援队员必须熟练掌握的训练课目之一,实战中要求即使再复杂的绳结,也必须在20秒内完成。”平时,队员们会获配发一根一两米长的绳索,这绳子就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随手就可以展开训练。

为了练就过硬的救援技术,营救更多的人,“国家队”救援战士必须熟练掌握“搜索、侦检、顶撑、破拆、照明、医疗”等六大类专业技术,熟悉掌握1420多件(套)救援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几年前,队伍配发了多种新式救援器材,许多器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面对厚厚的外文操作说明书,梁怀红、谢志鹏等“老兵”带头拿起字典翻译,一个词一个词拼成句子,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带领着“新兵”摸索练习,终于用最短的时间摸熟了这些新的进口救援装备。

揭秘中国地震救援国家队:300多战士过千种救援装备

模拟7.0级地震演练现场区健妍摄

揭秘中国地震救援国家队:300多战士过千种救援装备

模拟7.0级地震演练现场区健妍摄

揭秘中国地震救援国家队:300多战士过千种救援装备

地震救援“国家队”战士谢志鹏区健妍摄

救援队员年龄:最大1980年生,最小1999年生,平均年龄二十四五岁

金羊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支地震救援“国家队”在出色承担了国内多次地震救援任务外,还于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强震发生后,受令出国参与当地的人道主义救援。

杨杰,重庆人,参加尼泊尔地震救援时他还是一名19岁的新兵,也是他第一次面对如此惨重的灾难救援。

“震惊,很震惊!”回忆起两年前这次跨国界的地震救援,杨杰仍然记得当时自己的第一感觉。

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几天,一栋5层高的倒塌宾馆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建筑物周围散发出一阵阵遇难者遗体的腐臭味。余震不断,建筑物随时会有二次倒塌的可能。但杨杰和战友们还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了下来。

救援现场出现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中国救援战士们——一位年轻的母亲遇难时弯着身双手紧紧抱着孩子,而孩子也在母亲的怀抱中离去。

那一刻,杨杰有生以来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生命太脆弱了!”他暗自下决心,今后无论多危险、多困难、多苦累,都一定要竭尽所能去救助那些受灾的人们。

在如今300多人的地震救援“国家队”中,年龄最大的战士1980年出生,年龄最小的战士1999年出生,队员的平均年龄约二十四五岁。“我们这支特殊的队伍,老兵和新兵会保持着一定的比例,以老带新。”谢志鹏告诉金羊网记者,能够进入这支“国家队”的成员,都是“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过硬的解放军战士、勇士。谢志鹏还透露说:“但凡进入了我们这支队伍的战士,都没有因为危险和苦累主动申请离队的。”

近年来,这支地震救援“国家队”还逐渐走出国门,和其他国家联合演练人道主义国际救援,积极学习美国、德国、荷兰等国的先进救援技术和救援装备的使用。而随着队员素质和技术装备的提升,他们在面对地震应急救援时,也表现出更为科学、更具技巧的救援实力。

揭秘中国地震救援国家队:300多战士过千种救援装备

地震救援“国家队”300多位成员的平均年龄约二十四五岁区健妍摄

后记

7月的太阳格外炽热,阳光挥洒到这支地震救援“国家队”的整齐着装上。这支特殊的队伍有着自己的特殊着装:鲜红的救援服上印着金色的“地震救援国家队”的字样。

红色,代表生命;金色,代表责任。他们,就是那支在最危难关头勇往直前拯救人民群众的英勇之师。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558.com/hot/980.html

联系电话
在线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