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容桂小产权房(容桂奋进:竞逐智造新赛道)

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浩瀚星空中,中国空间站正以7.9公里/秒的速度进行绕地飞行,3位中国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内,每天见证16个日落日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也是中国制造的新骄傲。

来自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的格兰仕集团,是参与这一伟大航天事业的中国制造企业之一。早在今年4月,由格兰仕集团研制的世界首台航天微波炉,就跟随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提前抵达中国空间站。

这是容桂家电从走进千家万户到走向“星辰大海”的跨越。事实上,这块仅8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不断在创造中国家电的“传奇”,持续攀登中国家电的新高度。

中国第一台双开门冰箱出自这里,第一台直筒式自动保温电饭锅诞生自这里……历经40余年发展,如今的容桂,不仅拥有格兰仕、万和新电气、海信科龙等全球知名家电品牌,还集聚了富信科技、德怡电子等一批家电配件全球“隐形冠军”企业。

可以说,不管回溯传统家电产业辉煌历史,还是探索智能家电产业的未来,容桂都是其中的浓墨重彩的篇章。

●林东云叶洁纯

开山辟路炸平山头建厂房

很多关于中国家电发展历程的记载中,都会谈到这样一段往事:

1984年,在广东顺德的容桂镇,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潘宁以零件代模具,用汽水瓶做试验品,凭借手锤、手锉等简陋工具、万能表等简单测试仪器,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据当时报纸记录,那一天雷雨交加,潘宁独自一人冲进大雨中号啕大哭。

这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家电创业故事。它发生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顺德容桂。早在20世纪初期,这里就开始兴起缫丝业,埋下了工业发展的“火种”。在20世纪40年代,容桂就出现了金属业公会,当时镇上有20多家机器维修作坊。新中国成立后,容桂又兴办了很多农机、农械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有着工业基础优势的容桂,又成为“三来一补”的发端地之一,全国最早开办的“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正是位于容桂。后来,随着大进制衣厂的发展壮大,并在容桂带出了一批服装厂,纺织业也一度成为容桂的主打产业。

之后,香港家电企业开始进入容桂。当地政府发现,制衣加工利润微薄,相比之下,制造商才有大利润,并且,在经过全国市场调研后发现,家电业在中国的市场广阔。扶持家电制造业自此成为当地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主打方向。

几乎同一时期,广东电饭锅厂也在容桂成立,创始人陈兆驹为自己生产的电饭煲起名为“爱德”。

1991年,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创建人梁庆德,在日本第一次接触到微波炉,并且对其大感兴趣,萌生了转型生产微波炉的想法。1992年,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正式更名“格兰仕企业公司”,开始生产微波炉。同年,城西电器厂的厂长卢础其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超薄型的燃气热水器,次年,万和集团在容桂成立。

容桂家电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迎来蓬勃发展。1991年,广东电饭锅厂的电饭锅产量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3。同年,广东冰箱厂总产量摘取行业桂冠。1994年,格兰仕产销量突破10万台,跻身行业第一。1997年,万和燃气热水器销售额位列全国第一。

这一成就既与当时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有关,同时也与地方政府对乡镇企业的倾力支持分不开。有个例子一直被人津津乐道:1990年代,随着产量销量大增,珠江冰箱厂计划扩建生产基地,但是当时容桂镇已无地可征,镇政府最终决定直接炸掉当地一个小山头,将之夷为平地,让珠江冰箱厂建厂。

在外力内力的共同作用下,容桂家电产业发展可谓风光无限。当时,“中国家电四朵金花”,其中有“两朵”就来自容桂,分别是容声和格兰仕。而这种发展劲头又绝非昙花一现,时至今日,容桂家电产业集群的“江湖地位”依然稳固。只不过,期间不无波折。

技术赋能家电业冠军集群崛起

不管是容声冰箱、爱德电饭煲,还是格兰仕微波炉和万和燃气热水器,这些早期崛起的家电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都是从仿造国外产品开始的。

“当时很多乡镇企业创始人是买张旅游票去香港,背一个家电产品回来仿造。”容桂总商会副会长、广东德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淼回忆。由于当时处于卖方市场,只要造出产品,就不愁销路,因此企业依靠仿造产品就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价格就成为最主要的角力。

在中国家电发展历程中,价格战可谓硝烟不断。在容桂,格兰仕、万和等企业都曾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当年,在产权明晰化过程以及价格战竞争中退出“舞台”的企业不在少数。

“因为价格战,当时星罗棋布的家电品牌,现在只剩下一成不到。”黄淼说。价格战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抢夺市场,但是不能持久,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必然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从容桂家电产业如今的发展回看过去,可以发现,那些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的企业,无不是早早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

格兰仕在开启价格策略的同时,也不忘进行核心技术与核心部件的研发。早在1995年,格兰仕就在容桂设立了“家用电器研究所”,并且在美国、韩国和中国香港成立技术研发中心。2007年前后,格兰仕还引进了一批日、韩海外技术专家常年驻守公司。

这些举措使得格兰仕突破了核心技术的困境。持续的技术创新,加上规模化的优势,多年来,格兰仕稳坐全球微波炉制造“一哥”的宝座。

万和同样早早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994年,当直排式烟道机仍供不应求时,万和推出了第一代强排式燃气热水器,大大提升了燃气热水器的安全性能。之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与新产品,成为万和战胜竞争对手的“撒手锏”。

当家电企业在不断追求技术突破和品质提升之时,其配套企业也在紧跟着升级。在容桂,除了有众多享誉世界的家电品牌,还有一大批配件“隐形冠军”企业。比如,生产半导体热电器件、半导体热电系统的富信科技企业,其半导体热电制冷芯片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50%;还有生产电子薄膜开关、触摸屏的德怡电子,其触摸屏全球市场占有率也接近25%。

家电企业与配件企业的强强联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世界顶尖水平的家电产业集群。而强大的集群配套水平,也使得容桂成为全球家电企业增资扩产的“宝地”。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起,往后的这十年,直面国际品牌挑战,容桂家电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2009年,容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正式迈入“千亿大镇”阵营,而家电产业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造芯”之旅迈向未来的关键转型

然而,盛名之下,对于产业未来发展,容桂从政府到企业都有很深的危机感。

“中国家电产业是从模仿欧美日韩等国家的起步的,而这些曾经的家电发达国家,在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后,不约而同都发生了产业转移。”黄淼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步丧失,如果不能形成其他优势,那么产业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将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2009年,容桂总商会组织了一批本土企业家先后前往中国台湾和日本考察。回来之后,容桂总商会便开始号召企业向智能化道路转型。几乎同期,顺德区政府也出台相关补贴政策,鼓励企业推动智能化改造。智能化实则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的智能化,一个是产品智能化。

过去十年来,容桂家电企业纷纷踏上智能化道路。巧的是,这也是制造业二代密集接班的时期。不少“创二代”成为推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的主导者,万和总裁卢宇聪便是其中之一。万和从2015年开启数字化转型,卢宇聪“一针一线”主导着6年来的变迁。

“万和整个数字化围绕的不只是说省人工,更重要的是把质量做好,把产品出厂一致性做高,把可追溯性做到位。”卢宇聪说。同时,卢宇聪还主导打造了万和“聪米”品牌,新品牌将面向年轻用户群体,打造电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智能蓝牙音响等多种智能产品。

另一边,龙头企业在核心技术突破上,也有了更大的“野心”。2019年9月,格兰仕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高调宣布,格兰仕要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向数字科技型企业转型。同年9月,梁昭贤对外宣布进军芯片领域,并于次年与赛昉中国、千兆跃共同成立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明白这是很困难的事业,但不管多难,都要把项目做起来,这是背水一战。”梁昭贤说。彼时,梁昭贤一直在思考企业的“中年危机”问题。2019年,格兰仕41岁了,进入“不惑之年”,他意识到,格兰仕必须突破高增长的瓶颈,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不管是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还是攻坚芯片制造,都是容桂家电产业摆脱对劳动力成本优势依赖,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造芯”之旅。

近年来,在政府层面上,容桂也在探索家电转型升级的路径,积极打造智能家电创新平台,建立国家级智能家电产业发展示范区。去年9月,在村级工业园改造腾挪的一块土地上,容桂规划了一个“容桂i创家电小镇”,将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家电研发孵化中心、大湾区智能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平台,推动传统家电向智能家电转型。

一场智能家电的新浪潮正奔涌而来,这将是关乎容桂家电能否再续辉煌的关键一跃。

观察眼

守业的关键在于创新求变

40多年前,凭借靠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和国内人口红利爆发机遇,在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之下,佛山市顺德容桂迎来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繁荣景象,乡镇企业“野蛮生长”。其中,家电企业更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使得这80平方公里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家电的产业中心之一。

40多年后,随着国内人力成本比较优势逐步消减,传统制造行业面临着招工难、招工贵等问题。家电行业毫不例外受到影响,并且家电行业向来竞争激烈,价格战层出不穷,利润空间渐趋微薄。

从需求的角度看,家电产业是一个长青产业。但从产业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球家电产业处在一个不断转移的过程中,转移的整体趋势是,从人力成本高的地区转移到人力成本低的地区。

容桂家电产业的崛起,本身就是承接欧美日韩等地的产业转移。2009年,容桂总商会前往中国台湾和日本调研时就发现,这两个过去家电产业发达的地区,在劳动力比较优势日渐消减下,都选择了发展新兴产业,取代原有的传统产业。

那么,对于国内家电产业来说,是否要接受也应该接受这种产业转移,发展新兴产业呢?显然不是,首先,国内家电产业经历多年发展,虽然人力成本优势在消减,但是集群配套优势越来越强,同时,制造业正在往智能化方向转型,这将有效对冲掉人力成本上涨劣势。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等数字技术更新和迭代,为家电产业打开了一片新蓝海。我们看到,即便在竞争已经如此激烈的家电行业,近年来,依然有一批新秀企业崛起。

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就是小米跨界入局智能家电。2019年,小米董事长雷军宣布,将把大家电作为小米未来10年持续发展蓝图的核心拼图之一,推动更多的家电产品变成互联互通的智能产品。事实证明,小米推出的智能家电产品确实搅动了家电市场的“一池春水”。

显然,家电产业仍然大有可为,尤其是智能家电产业。而容桂乃至顺德也正是将发展智能家电,作为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从近年来格兰仕、万和等龙头企业的发展来看,转型成效已经开始显现。

所谓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容桂产业已经到了守业的阶段,虽然集群优势显著,但是传统企业转型的包袱也不小。而守业的关键又绝不在于“防守”,而在于主动出击,唯有主动创新求变,才能在转型浪潮中不被搁浅。

数读

1000亿元

2009年,容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143亿元,跻身“千亿大镇”行列。

超100亿元企业

目前,容桂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92家,超亿元企业155家,超10亿元企业20家,超50亿元企业7家,超100亿元企业2家,上市企业8家。

12.39万人

过去10年间容桂增加了12.39万人,常住人口达57.36万人,不管是人口总量还是十年增加量均位居顺德区第一。

对话

容桂总商会副会长、广东德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淼:

推动家电产业升级亟须解决人才问题

“容桂不少做零配件的企业做到了世界第一,不管是品牌影响力,还是全球市场占有率,都是世界领先。”近日,容桂总商会副会长、广东德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淼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他分析了容桂家电产业集群的发展特色与优势,并指出人才短缺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南方日报:改革开放以后,容桂家电产业为什么可以快速崛起?

黄淼:一方面是政府打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这其中包括在顺德建立了口岸,大大方便了货物通关;还有通信建设,顺德在1979年率先通了自动电话;在能源方面,政府建了一个11万伏的电闸。有了能源、通信、渠道这些基础设施,再加上地方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经济就开始起来了。

另外,改革开放后,国内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电吹风、电风扇这些家电非常缺,这是千载难逢的卖方市场时期,企业只要生产出来产品,很快就会被抢光,即便是比较质量不够好的产品,市场也能消化。内因外因结合,这就使得容桂家电产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南方日报:与其他家电重镇相比,容桂家电产业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黄淼:我认为容桂的发展路径是从纯家电演变到家电产业链,再演变到产业集群。目前容桂形成了很好的产业集群,完整的家电配套链。在配件和零件产业上,拥有很多“隐形冠军”企业。另外,容桂的家电装备制造业也较为完善,如压缩机、智能机床、注塑机、压铸机等领域都诞生了行业领先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容桂不少做零配件的企业做到了世界第一,不管是品牌影响力,还是全球市场占有率,都是世界领先。这就是所谓的“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不做终端消费品,所以大众知名度不高,但是在业界往往都享有盛名。不夸张地说,全世界的家电采购都会涉及容桂,而某一些家电品类,比如空调,全世界最好的配件就在容桂。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558.com/hynews/119854.html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