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窑头小产权房,寇老西儿是咱渭南人

文/彭辉

在评书《杨家将》、电视剧《寇老西儿》以及相关戏剧中,都把北宋宰相寇准称为“寇老西儿”,因此很多人误以为寇准是山西人,其实不然。河南人说寇准故里在巩县寇家湾,亦事出有因。据史书记载,寇准籍贯陕西华州下邽(gui)。明初下邽并入渭南县,所以说:“寇老西儿”是咱渭南人。

说起“下邽”地名,颇有些来历。下邽(今下吉镇)位于关中渭河北岸,东邻南七,寇准是咱渭南人。西连官底,北接蒲城,南眺渭南,自古为兵家重镇。据史书记载,春秋时(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发兵伐邽(今天水)、冀戎,获胜后设陇西郡上邽县,又迁部分“邽民”于渭河北岸设下邽县。北魏太祖元年(386),为避讳道武帝拓跋珪名字,朝廷下令改念“下邽”为“下邽(ji读音吉)”。西魏时曾为延寿郡治所。隋大业二年(606)废延寿郡,复设下邽县。唐时下邽县隶属华州华阴郡,宋熙宁六年(1073)撤县为镇,元初又恢复下邽县治。明洪武十四年(1381)裁下邽县治并入渭南县。清雍正《渭南县志》记载:“下邽城在(渭南)县北五十里。……秦武公伐邽国,得其地置二邽。此为下邽,上邽在秦州。汉初于渭河北分置下邽。元和志云:‘唐之下邽即汉之莲勺,是下邽之城。”

据《宋史》记载:“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清康熙《陕西通志》中说:“寇准,字平仲,下邽人,通《春秋》三传。”清雍正《渭南县志》上说:“宋寇准墓在县北棠村里仕原之麓,盖公初生地也,故其村又有公祠。”由此可见,陕西华州下邽县仕原棠村,确系寇准故里无疑。清雍正《渭南县志》“山川志卷”中又说:“仕塬在下邽县西北,来自三原界,本名杜原,以寇莱公改曰仕原。”查阅清雍正《渭南县志》,其中有“明嘉靖间,下邽县仕原乡棠村里辖小杜村、田赵村、庄子头村、曹家庄村、红村、柿花坊”的记载。从清雍正至光绪间,或因天灾及同治间关中“回回乱”等变故,原棠村里所辖的小杜村、田赵村等六个村堡,全部消失得无踪无影。而在清光绪十年《渭南县志》中,却出现了“棠村里辖竹里村、小高村、铧张村、左家村、郭家村”等新村名。而古棠村的具体村落,尚无法确认。今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左家村南一里许有“宋寇莱公墓”,现存土冢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封土高4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渭南知事(县令)邱估立碑,碑文由时任兵部侍郎、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副都御史毕沅所书。

北宋莱国公寇准,字平仲,宋太祖建隆二年(961)七月十四日出生于华州下邽县杜原(后改名仕原)棠村。父亲寇相,五代晋国开运年间,应召出任魏王府记室参军。寇准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尤其精通春秋三传。7岁时随父登华山即赋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19岁考取进士,初授大理评事,后迁归州(湖北)巴东县知县,改任大名府(河北)成安县知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山东)。后召试学士院(翰林院),授右正言直史馆,改任三司度支推官,转任盐铁判官。太宗每召集朝官议事,寇准都能直陈利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因此颇受太宗器重,擢升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是时人称“寇天官”。31岁时官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太宗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但寇准为人刚直,敢于犯颜,常因此得罪同僚或惹得皇上不高兴。太宗淳化四年(993),寇准与知院张逊因事争执,言辞过激且互斥其短。“帝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但太宗处理政务又离不开寇准这样的忠臣,不久被召回京师出任参知政事。

太宗淳化五年(994),因陕西渭南蕃户事,“帝因命准使渭北,安抚族帐。”至道元年(995)又加给事中。至道二年(996)祭祠南郊太庙,因“章奏列衔事”,寇准斥责吏部员外郎冯拯“毋乱朝制”,冯拯反告寇准擅权。寇准在太宗面前手持《中书簿》据理争辩,太宗很不高兴,遂罢免了寇准的朝官职务,改任河南邓州知州,时年35岁。宋真宗赵恒即位(997)后,召寇准回朝,升任尚书工部侍郎。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因遭权奸诬陷,寇准被外放河阳(今河南孟州市),后改同州(今陕西大荔县),时年37岁。寇准眼见故乡景象,赋诗《再归秦川》:“阮路何妨尽,西归兴未劳。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返照明秋壘孤村接暮涛,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篙。”在渭北任职期间,寇准在石川河阎良段凿渠引水,灌富平、渭南等处农田,百姓德之,称其为“寇莱公渠”。明万历《富平县志》上说:“寇莱公渠起闫良村,经华阳、张桥,灌渭南田,有故迹世传莱公修者,此河东灌田之大较也。”咸平三年(1000),寇准东去朝拜京师,刚行至阌乡(河南灵宝附近),又被贬徙凤翔府。是年,宋真宗北渡黄河视察大名府(河北),诏寇准赴行在所,任命其为刑部尚书,权知开封府,时年39岁。咸平六年(1003)擢升为兵部尚书兼三司使,掌管盐铁、度支、户部政务。

景德元年(1004)六月,真宗任命寇准与毕士安同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时年43岁。是年冬,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大军入侵宋境,直趋黄河沿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宋廷大臣王钦若等多主张迁都以避敌锋,唯寇准力排众议,促使宋真宗亲临澶州督战,宋军士气为之一振,射杀了辽军先锋挞览,于是两国息兵订立了“澶渊之盟”,稳固了大宋北部边境安全。景德二年寇准加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寇准在“澶渊之盟”重大决策上大义凛然,颇具民族气节,有功于君国。却遭到宰相王钦若的嫉恨,他向真宗诬告说,这是寇准拿皇上性命作赌注。景德四年(1007),寇准蒙冤遭贬,罢相改任刑部尚书、知陕州(河南)。后来又因“岁输绢阙”事,遭到宰相王旦的攻讦,寇准被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徙永兴军。宋真宗天禧元年(1016),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不久官复原职,拜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宰相)、景灵宫使,时年55岁。

天禧三年(1019),进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其时,真宗赵恒患脑中风,刘太后干政,扰乱朝纲。寇准面见真宗建议太子监国,帝命寇准筹办。不料被副相丁谓得知密报刘太后,遂罢免了寇准宰相之职,改授太子太傅、封莱国公。丁谓趁机又落井下石,再次诬告排挤,寇准又被降职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时年58岁。

寇准因“太子监国”之事,被刘太后罢相夺官,蒙冤一贬再贬。而真宗赵恒却不知情,问左右怎么久不见寇准?却无人敢说真相。乾兴元年(1022)三月,真宗赵恒驾崩,临终前遗言寇准和李迪辅佐太子,这更引起了刘太后和丁谓等人的嫉恨。是年秋,再贬寇准为为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参军,时年61岁。他在赴雷州途中赋诗曰:“秋末楚云端,行侵苔鲜斑。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他在任期间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向当地群众传授农业技术,教百姓开渠引水灌田,建真武堂传经授徒,为雷州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宋仁宗赵桢天圣元年(1023)秋,刘太后、丁谓等人操纵朝廷再次下旨,贬寇准为衡州(湖南)司马。而此时的寇准却因积劳成疾,忧患交加,卧病在床。但他仍心存君国,雄心不已,在雷州寓所写下了《病中诗》一首:“多病将经年,逢迎故不能。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郡斋风雨后,无睡对青灯。”是年润九月初七,寇准突然病重,他让人取来宋太宗所赐“通天厚带”,沐浴更衣朝服,面北再拜,卧榻而卒,享年62岁。“既卒,衡州之命乃至”(《宋史·寇准传》)。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558.com/hynews/122598.html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