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山村记河南省质龙华小产权房监局退休干部淇县大石岩村第一书记徐光

“徐光要回村里当书记?!” 

这个消息一下子在河南省淇县灵山办事处大石岩村炸开了锅。 

退休老教师、村民申怀林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怎么可能呢?徐光是一个副师级转业干部,一直在河南省、市质监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而且现在他已经63岁了,定居省城,过着含饴弄梁的清闲时光,咋可能会再跑回咱这穷山沟里受这份苦? 

但是,徐光真的回来了。 

2016年10月19日,他响应鹤壁市淇县县委“头雁回归”的号召,回到了太行山区幼年生活过的小山村。他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是一个共产党员“改变山村面貌、让乡亲过上好日子”的执念,最终让他选择了出任大岩村第一书记,“戴了一辈子大盖帽,换来一顶破草帽”。回乡的第一天起,他就在心里发誓,把荒山变成宝山,把山区变成景区,把老百姓面前的穷路变成富路。 

红旗插遍山头 

站在大石岩村破败成危房的村办小学前,放眼四望,周围13个小山头全是杂草乱石,河沟被於泥沙石堵塞,在周边村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这个小山村似乎还在沉睡之中。 

徐光的心里一阵疼痛。 

经过一番走访调查,徐光找到了大石岩村的“穷根”:由8个自然村组成的大石岩,360户人家,千余口人,基本上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村党支部瘫、散、软,村民们意志消沉。在徐光看来,让大石岩落后的不是“山穷水恶”,而是“人穷志短”。 

扶贫先“扶人”,扶贫先扶志。 

“必须先拔掉村民思想上的‘穷根’。”徐光第一件事就是抓思想建设。他召集党员干部召开务虚会,带领村里的所有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老三篇》,回顾建党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红旗渠故事、焦裕禄精神…… 

趁热打铁,大石岩村又紧锣密鼓召开务实会,谈村里的发展规划。 

“村里山高路险,地薄粮少,经济结构单一,就是把地翻个遍也刨不出几个钱来。”对于未来,村民们很茫然。 

徐光提出了发展思路,利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好基础设施;结合自身林果业和山区土特产优势,利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争取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特色种植;利用人文地理优势和优越的山水资源,自己动手开发旅游景点,边开发边挣钱。 

点赞者有之,质疑者也有之。 

新官上任需燃三把火。山村缺水,吃水难一直困扰着乡亲。徐光请来水利部门专家,勘察、施工,20天后的一个晚上,终于在杨家湾自然村打出一眼水量丰沛的深井。 

“出水啦!”围观的村民欢呼雀跃,许多已经睡下的村民,纷纷披衣前往观看。一眼深水井,让村民们看到了徐光的决心,也打出了大石岩村民的信心。 

紧接着,做村标、整理村容村貌、清理河道,又着手建设停车场、综合服务区……大石岩土特产资源丰富,正如70多岁的退伍军人冯合铭的顺口溜:“大石岩有四宝,微量元素少不了,铁锌核桃桐孟树,高钙米,山羊肉,花椒成了大气候。”徐光专门修建了“大石岩土特产集贸市场”。由于资金短缺,他经常还要垫资购买工具和物料,不到一年时间,徐光已为村里垫资7万多元。 

为了更好地凝聚人心,鼓舞正气,徐光将村里的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家长、老骨干召集起来,成立了“七老”活动小组。在“四议两公开”的基础上又融入“七老议事商谈”制度。这些老人有党性、讲原则、威信高、号召力强,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在“七老”之一的申怀林建议下,他们爬过高山陡坡,穿过丛生荆棘,三上山头,把13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插遍了大石岩村的大小山峰,树起了大石岩村民的精神高地和信仰标杆。 

山路丈量忠诚 

这条路通向大石岩旅游线路的第一站——蜘蛛峰。 

636个台阶,6大段工程,用石条铺出来的台阶,深圳小产权房网,是用手工一锤一钎打出来的。半年的工期,村民们仅用了43天就完工。 

这个奇迹,在许多村民眼里,“别说干了,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徐光最清楚。为了找一条合适的路径,他“不管刮风下雨,说走就走”。徐光背着水和干粮,拄着手杖,大石岩的十多个山头,每个他都跑了不下十遍,经过一次次考察,一遍遍论证,终于敲定了修建第一个旅游景点蜘蛛峰登山台阶的路线。 

山路难行。有一次下山,走到一处陡坡处,徐光一个趔趄,差点滑倒,跟在后面的村民杨义清一把抱住了他,脚下就是百米深的悬崖。 

徐光患有严重的心肌供血不足,血管内安装了4个支架。只有在支撑不住的时候,他才会到村头的卫生室输几瓶液维持。有时候胳膊上正扎着针输液,听说村里或工地上有事儿,就立马拔掉针头就走。 

今年春天,由于天天上山勘察路线、指导施工作业,加上蜘蛛峰的台阶路刚刚开工,徐光病倒了。他不得不到县医院住院,在住院的17天里,每次一输完液,他就匆匆赶回村里的施工现场。 

“跟我干,向我看,一个党员一面旗。”徐光认为,共产党员应该起一个酵母的作用,就跟蒸馒头一样,把面发起来。他说,酵母就是一颗梦想的种子,把乐于奉献的种子深深种在每一位党员的心中,酵母就是一团燃烧的火焰,点燃了身边所有人建设精神焕发村庄的激情。 

徐光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大石岩村的每一个人。在老村长申清海的提议下,村里采用记工分村民义务劳动的办法,村民们老的少的齐上阵,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有人出人。 

村民杨义清毅然决定放下手头上的生意,全身心跟随徐光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先后垫资达10多万元。他说,“徐书记图啥呢,还不是为了大石岩。俺再不好好干,能安心吗?” 

烈日酷暑,风雨无阻。每天早上不到5时,“修路大军”就扛着洋镐、撬棍、铁锤、钢砧等砌石筑路工具,背着锅、带着米面油盐上山,晚上将近10时才收工。不用监管不用督促,没有一个人提工钱,也没有一个人说苦叫累。一时间,大石岩的山顶上、山坡里彩旗飘飘,人头攒动。 

徐光和大石岩村民的激情与奉献,也感染了与他们合作的生意人。蜘蛛山绿化,村里买了300棵油松树苗。“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村的村民不要工钱还拼命干。”送树苗的浚县人梁培国在感动之下,不仅亲自扛树苗上山,还免费为该村赠送了3000多棵树苗。 

退休后定居新乡市的,能书会赋的申东海与徐光一起勘察旅游线路,自愿承担了景区的文字设计、创作、雕刻…… 

…… 

需要一年的工期,他们仅仅用了3个月;需要上百人的工程,他们仅仅用了30多人;需要投资几百万元的山路,他们仅仅用了几十万元……大石岩村多少年做不到的事变成了现实:第一个景区建成了,一条条道路修通了,一家家宾馆营业了。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目前,大石岩村还有几个景点需要开发,山上的环道需要修建,村民的林果业和土特产种植结构需要规划。我的任务还很重,压力也很大。但我想,只要村民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徐光告诉记者,深圳小产权房网,尽管他回到山村和村民一起改变面貌,曾经受到家人和朋友的反对,“但一看到村民们的笑脸和信任的目光,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大石岩村陪同记者采访的河南省质监局老干部处处长梁莉说,“徐光同志退休不褪色,回到家乡做了许多实事,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位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军人、老干部的精神和情怀,也是质监系统老干部的一个优秀代表。” 

“徐光同志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带领山村百姓脱贫致富,并把党的温暖带给大家,用党性唤醒了沉睡的山村。他的行为也给全省质监干部树立了标杆。”8月18日,河南省质监局副局长姚国宝来到大石岩村,代表河南省质监局党组对徐光进行慰问。 

曾经的荒山秃岭、悬崖峭壁,如今山路弯弯,风景如画。一步步登山的台阶,正在丈量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诚,表达着一位质监退休干部的质朴情怀。 (杨慧玲 本报记者 梁中杰)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558.com/sznews/2902.html

联系电话
在线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