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产权房:限价让刚需的处境进一步恶化

看到今天的市场情状(深圳小产权房),不胜唏嘘。房子供应量会减少,房子更加稀缺,喝茶费会流行,买房人更加“买不到房”,甚至只能购买深圳小产权房。打着要平息民怨支持刚需的旗号出台的“好政策”,会进一步伤害刚需!“政府搞限价,非但不能保护普通买房人,反而会让他们的处境进一步恶化”!对照今天从瑧山府到双玺,深圳(乃至全国热点城市)出现的一系列抢房潮,内心真是无比复杂,五限令导致了更为严重的购房恐慌。当初渴望政府严格控制房价的刚需者们,在今天的这个市场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参与资格。

还记得20年前的房改,中国彻底抛弃了福利分房制度,将房子从公共服务产品逐步转变为了金融产品,吹起了资产的泡沫。如今,深圳一马当先,宣布让公住房供应量超过商品房,充当改革的试验田,是否会有成效呢?

深圳住房政策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是结果或许会不尽人意。与北京、上海不同,深圳目前并没有人口限制,住房政策一出或许会加快人口流入,变相加入“人才大战”。按照深圳市建局公布的数据,目前深圳人口是

1253万,17年后的2035年将达到1800万,增加550万,只增加170万房子的供应,起到的效果并不大。

除此之外,商品房的稀缺也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市场的担忧,从而加剧炒房的热度。无论是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还是公共租赁住房都是以商品房的价格为锚的,商品房价格翻炒加速,保障型住房不也是水涨船高么?

其实,无论是北京的共有产权房还是深圳的保障型住房,都在透露着正在尝试的房改方向——商品房与政策房价格双轨。而世界上公住房做得最著名的就是新加坡与香港了,或许其中一个方向将是我们未来要走的路。

香港的住宅主要分为三类,公屋、居屋和商品房。香港的公屋类似于公租房,低收入阶层以低廉租金入驻,目前占全部住宅的17%;居屋类似于安居房,符合要求的群体在轮候之后可以以较低价格申购,五年后补交地价

可进入商品房市场,目前占比约29%;而商品房就是字面之意了。

通过住宅的分类,香港人群自然也就划分出了三个阶层,形成了鄙视链,高低之分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新加坡政府呢,则牢牢地将房地产掌握着自己手中,严格限制每个家庭只能按照政府设定的极低指导价购买一套组屋,保证住房刚需,而这些组屋的面积基本上都在70平米以上,即使收入不高,也能住上不错的房子。

如果想要购买二套房改善生活,也不限制,只是价格会高不少。由于生活环境没有差异,自然也就不存在鄙视链,因此这个被称为组屋的公住房模式被称为世界的典范。

还有一个成本,就是政府发现企业有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有喝茶费的行为,那么就意味着稽查局要比以前更加积极的去查处深圳小产权房,这要维持一个庞大的公务员队伍,防止企业乱搞,那么因此而增加的行政成本

有没有人算过?它不会算到房价里,但最终都归口到财政里。所以,这样的价格管制,谁得益了?那些关系户,或者是,有钱人,他们拿着钱等待抄底,而首先受损的是谁?恰恰是意见最大政府想最先保护的中低收入者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