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滩小产权房拍卖,从苏北汇水湾走出的海上画坛诗人、画家

杨华,1965年出生在阜宁射阳河下游南岸的一个叫汇水湾的小村庄。现海派《杨华访谈》品牌栏目主持人,上海国画研究院成员,2010年深造于上海中国画院。《情系废黄河》获1992年全国优秀通讯奖,出版诗集《武康路上的守望》,并亮相2016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杨华长期致力文学艺术研究和创作,自小喜临齐白石虾,酷文习画,后习傅抱石神韵和灵动。用墨大胆豪放,大写意意境独特。代表作有《老地方》《汇水印象》《春雨江南》《百乐门》等。

“感谢那个年代赋予我志向”

杨华说:“我们年少的时候虽然很贫穷,但很感谢那个时代,培养了志向和信念。用现在的话说,叫正能量。”

这么多年一直跋涉在追寻文化艺术之路上,杨华非常感激他父亲。父亲是建国初的一位老兵,文化不高,退伍回乡后当上了村支书。父亲一直每天看报剪报,这给儿时的杨华埋下了爱学习的种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盐阜地区农村大多是土墙,墙上贴报纸,儿时的杨华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有喜欢的就用笔圈出来。“潜移默化,文笔就不知不觉培养出来了,上学的时候作文正常是高分。偏僻的汇水湾出了不少戏剧、国学文化名人。过去庄上有个叫‘庚二爷’的人,没有正规学过绘画,自学的,画得很逼真,我很羡慕,跟着学。”杨华说。

“走出农村,追逐梦想”

1985年杨华从吴滩中学毕业,到县城里谋到一份打字员职业;1988年,被阜宁工商局招聘为秘书。杨华坚持看书读报,研究文章怎么写,常常学到夜里一两点钟,后来在各级媒体上发表了不少文章,每年得到国家、省市县新闻部门和主管部门表彰。《情系废黄河》获1992年全国长篇通讯优秀奖,这让杨华很兴奋,不经意间为他日后踏上文化艺术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华说:“1994年,到省里参加先进表彰大会,省局的一位领导对我写的东西有好印象,说:‘小杨,有个信息,国家工商总局的机关报准备在盐城开设记者站。你有兴趣吗,我就推荐你。’当时心里很激动,1994年我告别阜宁来到了盐城。”

这时,杨华还念念不忘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创办了盐城市炎黄书画艺术院。回想起那一段时光,杨华说:“受市场所限,不理想,后来又到北京发展,创办《中国书画》杂志,做了2年多。搞文化是很烧钱的。我经济实力实在太薄,北京人脉又少,没什么好办法,又回到盐城。”

“创立《杨华访谈》,要做干货。”

2002年,杨华来到了上海,做起了书画方面的经纪人,也常写绘画评论,渐渐被行内名家认可。杨华产生一个念头,能不能做个访谈类栏目,为书画名家建份档案,让社会全面了解艺术家的生活和个人创意。2007年,《杨华访谈》终于启动,一帆风顺,受到海派画家们和读者的一致推崇。

谈起《杨华访谈》,杨华说:“10多年了,采访了100多位画家,栏目有点小名气了,对作品的理解也更深,但反而不好写了。写得太烂,人家一看你这是捣糨糊。所以要做干货。画家的创作过程大同小异,写多了之后就很难了。越写难度越大,就要换角度,有新意。讲每个人的独特的东西,从生活角度挖掘生活素材,并以此解读画风。”

现在杨华最想的是,把“访谈”做好,再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一天的生活节奏大致是上午写访谈文章,下午访问画家,晚上绘画。已50多岁的杨华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还有好多要学、要做,停不下来。

“不顾一切坚持到最后”

做事坚韧,一定要不顾一切坚持到最后。这是杨华的生活准则。

一次上海名家笔会。一个画家让杨华画两笔。杨华有点胆怯,头摇了摇,这位画家语重心长地说:访问了那么多名家,又写那么多评论,这么好的条件不会画就说不过去了!

杨华把这件事铭记于心:“以前只是爱好绘画,没想到自己从事专业画家。突然有种彻悟的感觉,随着心做想做的事,这是我想要的生活。”

杨华小时学到的绘画基础派上了用场。他说:“买了很多美术专业书,象复习高考一样自学。书画展览、书画拍卖,我都要去,认真观摩,听名家评论和分析。再到专业院校学习。”就这样,杨华白天跑画廊、拍卖行、画展,听人分析,了解市场,晚上回家画,再请画家点评自己的作品。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558.com/fengshui/127309.html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