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小学小产权房于都,「方志于都」民国时期雩都县的中、小学堂

明清时期,于都县私塾盛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兴办新式学堂,私塾逐渐减少。民国时期,随着新政的推行,于都县的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并迅速发展起来。主要包括小学堂和中学堂。

小学堂清光绪29年(1903年)2月将雩阳书院改办为于都县立雩阳高等小学堂,招男生50人,这是于都县第一所公立小学。民国2年(1913年),县城创办县立保村女子小学,招收女生。民国6年(1917年),有高小、初小各一混合班,学生40多人,教师5人。民国19年(1930年)3月,国民政府修订了履行义务教育规程,宣扬初级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同年,禾丰的麻芫、庙前、坎头,罗江的庄上,仙下的高枧、吉村等处办起了小学。

苏区时期(1929—1934年),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普及小学教育,群众办学积极性也很高,各乡村普遍设立列宁小学。大村单独设校,小村联合设校,学龄儿童都能免费入学。1933年,于都县有列宁小学110所。学习内容包括文化、政治、军事知识。于都县城内设有2所列宁小学:城东列宁小学,40多个学生,校长管仁宏;城西列宁小学,60多个学生,校长郑志超。两校都于1929年开办,1934年停办。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有公立小学312所,学生14156人,教职工466人。民国29年(1940年)开始实行国民教育,中心小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保学改为保国民学校。抗日期间,耶稣教在县城天主堂创办“人爱小学”,以学“神经”为主,兼学普通小学课本。该校解放前两年停办。1949年于都解放后,全县有公立小学146所,学生7930人,教师303人。

民国初期,于都以新制出现的私立小学有利村的于南小学,城内有昌村小学、于水小学、近圣小学、濬智小学、培源小学。岭背有育才小学、大同小学。民国8年(1919年),禾丰设有庙堂坑小学、丰田办有畔田小学。民国9年(1920年),罗江办有袁屋小学,西郊有白口、半坑小学。民国19年(1930年),罗江创办私立承启小学,宽田乡杨公村创办私立尚志小学等。民国23年(1934年)全县有私立小学43所,学生3487人,教职工119人。民国25年(1936年)全县有私立小学40所。此后,于都境内的私立小学逐渐减少。至1949年春,全县尚有私立小学和私塾89所,学生1584人,教职工97人。建国初期,所有的私立小学先后由县人民政府接办。

中学堂于都县第一所中学堂是光绪33年(1907年)梓山固院村李存朴创办的固院中学堂,李自任校长。民国初年,“学堂”更名为“学校”。民国2年(1913年)于都城内设有于水、昌村两所私立中学。李存朴任昌村中学校长,固院中学停办。随后,三门设有私立庆华中学,青塘设有私立崇礼中学。于水、昌村两校因长期闹派别斗争,办学人心不齐,结果至民国19年(1930年)前后,两校先后停办。民国27年(1938年),在原昌村中学旧址(今城关小学本部)创办了于都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1年(1942年),分别在县城西门外大佛寺和水头村创办了明德、本也两所私立初级中学。抗战期间,从外地迁来于都的中学有:南昌葆灵女子中学、赣州知行中学等,抗战胜利后即迁回原址。解放前夕,全县只有公立完全中学一所(于都县立中学),私立初级中学一所(本也中学)。高中学生42人,初中学生492人。1949年冬,县人民政府接管了于都县立中学和私立本也中学。

1.于水中学

民国初年,银坑河子背文人洪亿,与城内几个文人在县城屠宰场(现城关小学分部)筹办私立于水中学。民国2年(1913年)正式成立招生,招收城乡绅士子弟。开办初,于水中学锐意进取,第一届毕业生刘赵壁就考取了武昌师大,学校声誉良好,因此,外县来就学的学生曾达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洪亿、易烈振、朱佳城、丁荣棠、杨映隄曾先后任校长。民国18年(1929年)有初中班3个,学生203人,教职工18人。1929年,因教师把学校当成养老院,无心进取,校誉大减,人心不齐而停办。

2.昌村中学

银坑圩背举人洪基邀集部分乡村文人,在于水中学创办的同时,竞相筹办私立昌村中学堂。校址在县城龙船坊(现城关小学本部)。民国2年(1913年)正式招生。招收银坑、仙下、寒信、沙心、宽田和瑞金的万田、九堡等乡村及城内一部分贫家子弟。第一届毕业生肖湛恩考取了北京大学。至民国14年(1925年)共招收了四年制中学生808人,还附设了高级小学班。教职工多为乡村人士。校长李存朴(原固院中学校长),后葛庄、洪基先后接任校长。民国18年(1929年)有初中班2个,学生94人,校长李乔。民国20年(1931年)有初中班3个,学生227人,教职工13人。同年该校因办学人心不齐而停办。

3.本也中学

本也中学的前身是本也小学,系水头谢姓公堂于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民国31年(1942年)经省政府教育厅立案批准增办初中班,谢程万为第一任校长。首届招2个班,学生98人,教职工6人。聘请当时的工专老师任教,后逐渐聘请本姓大学生充任。1949年由谢吉之任校长,学生287人,教职工15人。本也中学以谢族筹费的形式办学,谢族子弟免费入学,力争出较多的人才。1951年,由县人民政府接办,并改名为水头中学,校舍全部新建,当时校长刘耀伦。

4.明德中学

民国31年(1942年)夏,易烈振、罗织秋、宋冶农、刘绍相、丘伯衡等募捐集资4万余元,并将原于水中学产业作为基金,在原明德小学(包括福田寺)旧址扩建为明德中学。开办时,罗织秋任董事长,易烈振任校长。招2个班70余人,教职工16人,其中有陈表、李开棱、刘泗琨、郭扬烈等。民国35年(1946年),教职工21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3人,专科毕业生11人,高中毕业生7人。日寇陷赣时,国民党援赣部队驻校,竟将价值10余万元的建教室木材烧毁一空,图书仪器也多遭损坏。民国34年(1945年)春,该校被迫迁入新陂中塅木行坝,因此学生减少,经费拮据。但教职工办学心坚,学校并未因此倒闭。该校首届毕业生升入高中的达60%。1945年秋迁回县城,到解放初期,因学校几经搬迁,实无力再办初中,复改办小学。

5.于都中学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558.com/xcqzs/127847.html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